4.png

台灣人口急遽老化,如何超越數字,活得年輕有活力?

 

你知道嗎? 台灣已在2018年搭上全球人口老化的失速列車,正式成為高齡社會 ( aged society ),意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14%,預估在2026年,台灣就會變成超高齡社會 ( super-aged society ),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%,台灣的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很有可能即將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一。而隨著社會人口老化以及近年崛起的大量路跑人口,髖與膝關節傷害疼痛的個案也大幅增加,依據《經濟學人智庫 EIU》的調查,亞太八地區,包含紐西蘭、新加坡、台灣、香港、澳洲、韓國、日本和泰國在內,無論男女,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皆高居第一!

 

認識『人體受力最大的關節』

 

髖關節 ( The Hip Joint ) 位於股骨(大腿骨)與骨盆之間,由股骨上方圓球形的股骨頭和骨盆上的髖臼組合而成,兩者結合就像一顆球嵌入碗狀的凹型窩,由於周圍有關節囊、韌帶與肌肉包圍得以穩定支撐,使得髖關節能夠負載比體重多出幾倍的壓力,它是人體受力最大的關節,更是人類站立、步行及日常活動中最重要的關節! 然而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的統計及推估,至2030年人工關節置換術將會達到現在的3倍,人工關節置換不僅逐年增加且呈現愈趨年輕化的態勢。
 

 Image Source: Internet 人工關節 

3.png

 

想要不老不殘,顧好髖關節


髖關節連結人體的上、下半身,跪站跑跳蹲等...近乎身體所有日常基本動作全都仰賴它! 無疑地人人都想擁有無病無痛的生活,即使老了也不需擔心臥病在床,若能夠用雙腳行遍天下,走千萬里路,探索世界的美好,是最幸福不過的事! 再對應至身心靈運動領域,其中也有個論述『髖關節是人體的情緒抽屜,當緊張、悲傷、壓力等無法處理的經驗發生時,負面情緒會無察覺地累積進入髖關節裡。』不僅科學研究早已證實身心是密切交互影響的,現代醫學也發現人類有65% - 90% 的疾病與心理情緒相關,病痛破壞好心情; 壞情緒也同樣能致病! 既然如此,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髖關節?

 

Screen Shot 2019-10-24 at 14.14.06.png

 

如何預防髖關節炎?

 

慈民骨科 盧異光院長指出〝若是嬰兒期就罹患「先天性髖關節脫臼」年老後很可能出現退化性髖關節脫臼的症狀; 而「先天性髖臼骨發育不良」的人,未來罹患退化性髖關節炎的可能性也將大幅提升,上述兩者如果在嬰兒時期沒能治癒,將來自然而然會成為退化性髖關節炎的高風險族群。再者,由於初期的退化性髖關節炎症狀,疼痛點經常發生在臀部周圍與大腿後側,非常容易與坐骨神經痛混淆”。面對退化性髖關節炎,最重要即是減少關節的負荷,例如減重、避免過多的體力活甚至過於頻繁激烈的運動。另外,訓練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是保養關節最有效的方法,當肌肉有力,關節會相對穩定(如同避震器),因此訓練大小腿肌肉的同時若對髖關節施以最小的負擔,成為最關鍵的要點!

 

擁有好髖第一步 ->  穩健的足弓

 

盧院長補充:「人自打呱呱落地,各部位各個器官就開啟了老化的旅程,尤其現代人有極大比例都屬於足弓過度旋前 (向前旋轉),每個人皆可利用以下方法自我測試: 
IMG_0136.JPG
打赤腳站在白紙上,先用紅筆描繪足部周圍的形狀,接著坐在椅子上將腳輕放在同張紙上,再以藍筆描繪足部外形,
IMG_0135.JPG
若紅藍腳印相同,恭喜! 表示你的身體軸心是正的! 
IMG_0137.jpg

然而大部份的人在站立時腳型都較長且寬,或呈拇趾外翻、足底筋膜繃緊、腳踝或小腿肚肌肉扭曲,整個下肢的脛骨與股骨皆由後向前旋轉,使得股骨後傾,導致髖關節周邊的肌肉群緊繃,此時臀部肌肉呈現扁平也代表臀肌正往前扭轉,顯示髖關節周邊血液循環不良,若再遭逢意外受傷肌肉纖維化非常可能會引發坐骨神經痛! 由此可知,我們雙腳踩踏的每一步皆會列入日後的骨本存摺,走得正能守財; 走偏了成負債! 由專業醫師處方所客製的鞋墊,才能有效降低每日踏出的步伐對髖關節所造成的衝擊與傷害,並將過度後傾的股骨調回正確角度,大大地緩解髖關節周邊的軟組織及其本身所承受的壓力,此原理相似於汽車的安全氣囊吸收衝擊,不但可保護髖關節與膝關節,也能有效減緩關節軟骨的磨損,維持我們的健康。」
 

 專業醫師處方量身訂製矯正鞋墊 
鞋墊1.jpg

 




 

arrow
arrow

    慈民骨科Bone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